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為什麼這樣的調整會取得成功呢?原因在於這樣的調整鞏固了皇權也鞏固了政權。這裡所稱的皇權是皇帝本人對國家的統治權,政權是整個統治階層對國家的統治權。

具體來說,我們先看這樣的調整是如何鞏固皇權的。對於皇權的威脅,主要來源於統治階級內部。而威脅最大,有兩個集團,一是皇族,二是軍事將領,即軍功階層。

皇族對皇權的威脅怎麼會大呢?原因在於他們同姓,於是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繼承皇位的法理基礎。有了法理基礎,就有了野心。哥哥能當皇帝,弟弟憑什麼只能當諸侯?如果是嚴格按宗法制中嫡長子繼承也就還好一些,問題是繼任的皇帝好多人都不是嫡長子。而其他皇族子弟可能認為自己的血統還要更高貴一些,自然起了賊心。比如說,漢文帝劉恆是劉邦庶妻薄姬所生,而淮南王劉長也是劉邦的小兒子,他自然不服,陰謀叛亂。可以說,這些皇族有反叛之心,但是不見得有反叛之力,只要有了反叛之力,那就會有大麻煩。漢初那麼多諸侯王造反,能力大的亂子大(比如七國之亂),能力小的亂子小(比如幾代淮南王),皇帝們總結一個教訓,皇族不可靠,給錢養著他們可以,權是千萬不能給。

再看軍功階層,這些人要麼是實際掌握著軍隊,手下有兵,要麼在軍隊中有崇高的威望,一聲招呼能有軍隊效命。這種人要是發動政變,那可不得了。有道是槍桿子裡出政權,有了槍桿子,造起反來當然威脅最大也最直接。他們和皇族不同,皇族是有心不見得有力,他們是有力不見得有心。怎麼辦呢?兩招,一是籠絡之,二是削弱之。用前一招,想盡辦法選那些比較忠心的軍事將領來領軍或者讓軍事統帥忠於自己,但是這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為什麼呢?人心隔肚皮,有用沒用皇帝自己心裡是沒譜的。皇帝成天提心吊膽,就怕手下這些個將領造反。特別是由於戰爭的原因,軍權需要集中的時候更是如此。這事兒,軍事將領也知道,他們也擔心。因為被君主懷疑而喪命或丟官的太多了,像樂毅、廉頗、李牧不都是這樣嗎?當年王翦率兵滅楚時一個勁兒地向秦始皇(當時還是秦王政)表忠心,不就是怕老闆不放心嗎?後一招,比較管用,於是先是韓信等被殺,後來是周亞夫。但是,問題在於一個國家不能沒有軍隊,軍隊也不能沒有領袖。到漢武帝的時候,也是機緣巧合,漢武帝的小舅子衛青是個軍事奇才,於是想出了一個高招,讓外戚來統兵。外戚比較忠誠。為什麼呢?外戚的核心政治資本是和皇帝的姻親關係,皇帝一換,姻親關係就不存在了,他的政治資本就大大削弱了,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說,他反皇帝就是反自己。從歷史上來看,後族(外戚加后妃)專政的時候比較多,造反的比較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