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度沉寂的餘秋雨先生,6月因為含淚勸告地震災民不要請願、不要被反華媒體利用成為公眾焦點。9月,兩地政府分別送來禮物:先是位於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的老宅正經有關部門上報申請成為慈溪市文物保護單位,隨後上海市教委在上海戲劇學院成立“餘秋雨大師工作室”。對於故居成為文物保護單位,餘秋雨先生多半不會感到意外,因為已經易主的老宅,正是由他本人買下轉贈當地政府;對於自己被稱為大師,一貫嚴肅的他難得幽默地說:“比‘大’字等級更高的是‘老’字,一個人先成‘大人’才能成為‘老人’,那麼,既然我已經做了大半輩子的‘老師’,那就後退一步叫叫‘大師’也可以吧。”

看到餘教授這典型上海味的“幽默”和謙虛,我面前立刻浮現出他那張油乎乎戴著大眼鏡的文人臉。他的那張臉,在某種意義上說,就代表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虛偽,淺薄,粗鄙,裝腔作勢,故弄玄虛,急功近利,又當名妓又立牌坊……

特別感到可笑又可悲的是,人還沒死,餘教授就已經自己給自己安排“生祠”,真比魏忠賢不如!

遙想當年“九千歲”魏公公,人家活著的時候建有生祠,也不是自己花錢買房子給自己弄的。天啟六年夏,浙江巡撫潘汝楨開頭(呵呵,也是浙江),以機戶感恩的名義,在當地為魏忠賢建“生祠”(活人紀念館),地點位於關羽廟和岳飛廟之間。為此,潘巡撫上疏表奏自己的“公心”,諛贊魏公公“心勤體國,念切恤民”。由此一來,天下阿諛官員群起效仿,魏公公生祠遍天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