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劉乂很有大局觀念,與公卿涕泣固請,尊奉劉聰為帝。劉乂當時也就是一個十四歲左右的少年王爺,應該不是演“政治”戲,加上他自己也差點被劉和殺掉,推舉這位四哥,想必是出於真心。依據當時情勢,劉聰登上帝位,也是眾望所歸、水到渠成之事。

劉聰推辭許久,最後答應。他在朝中對宗室和大臣講:“皇弟劉乂以及眾位大臣值此四海未定之際推舉我,是因我年長的緣故。國家大事,我不敢不從。待到皇弟劉乂日後成年,我會把皇位再讓予他。”

於是,劉聰即皇帝位,改元光興,尊劉淵的皇后單氏為皇太后,生母張氏為帝太后,拜劉乂為皇太弟,領大單于、大司徒。劉聰還立其妻呼延氏為皇后,封其子劉粲為河內王,署使持節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

劉聰為人,據說是其母懷孕十五個月才把他生出來(古人好附會靈異,小孩如果真在母親肚子裡呆十五個月,生下來不是死胎也是傻子),左耳間生有一根白毫毛,二尺多長,光澤瑩亮。由於生長於漢地,劉聰也是自幼好學,十四歲時,他已精通經史百家,並工草隸,善屬文,不僅精習《孫吳兵法》,還著有述懷詩百餘篇。由於是匈奴貴種,劉聰十五歲起又開始學習擊刺,“猿臂善射,彎弓三百斤,膂力驍捷,冠絕一時”。

劉聰身上既有父氏匈奴驍武的遺傳,也有母氏漢族詩文積澱的靈性,確是人中龍虎。弱冠之年,劉聰即在洛陽遊學,交結名士無數,當時的大臣樂廣、張華都對他大加歎賞。在京城見過大世面後,劉聰回到新興故地,官至右部都尉,善於撫接匈奴五部士眾,族人歸心。其父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效力的時候,唯恐父親有三長兩短,劉聰當時也自告奮勇,在司馬穎手下任積弩將軍,常常衝鋒陷陣,為父親劉淵爭臉邀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