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但是必須承認,在這場戰爭進行過程中,不管俄軍付出了多大代價,不管形勢多麼險峻,葉利欽從未產生過進行種族屠殺的念頭。相反,他一直把整個過程當做一個家長在教育自己犯了錯誤的孩子,覺得在言教無效時需要輔之以適度體罰,但原則是不能往死打,甚至不能打壞。促使他形成了這樣一種心態的原因主要是:(1)在他看來,車臣畢竟是俄羅斯的一個共和國,車臣人同樣是自己的子民。(2)在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前後,恐怖分子的活動還沒有那麼猖獗,似乎還有政治方面的動機,同時也受到某種約束,還沒有直接威脅到俄羅斯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3)他本人是以“民主鬥士”的面目登上政治舞臺的,這是他所以得到西方支援的重要原因,葉利欽不想失去這種支援,只好使自己的行為相對“檢點”。由於領導人是在這樣一種心態下決定進行這場戰爭的,所以,在整個過程中俄軍始終表現得縮手縮腳、猶豫不決。不僅在使用重武器和進行空中打擊時表現得相當謹慎,從而使俄軍失去了裝備方面的優勢,而且不管戰場的形勢多麼有利,只要車臣方面提出停火,聯邦方面馬上就有積極迴應,以至於使聯邦軍隊幾次喪失了早日攻克對方最後堡壘的良機,給對方提供了喘息、進而得到支援和補充的機會。從戰術上講,葉利欽的“仁慈”反倒延長了車臣戰爭的時間,甚至改變了戰爭結果,給雙方都造成了更大的損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