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這起事件發生前後,俄羅斯媒體對此也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道,而且大都言辭激烈。就連軍方主辦的《紅星報》,都在其發表的評論中指出:“整支部隊攻佔城市,衝擊政府大樓,槍殺和撞死路人,扣押上千名病人為人質,這已經是一場戰爭,一場侵略…… 國家根本沒有充分認識到這場新的威脅,也沒有對擊退它做好準備。不是一個、兩個,而是200個手持大口徑機關槍的戰鬥隊員通行無阻地進入縱深100多公里。只是當他們開始按自己的計劃行動時,他們才被發現。如果他們攻擊的不是隻有5萬人口的布瓊諾夫斯克,而是斯塔夫羅波爾、羅斯托夫甚至莫斯科?要是劊子手乘著‘卡瑪斯’汽車進入紅場呢?”

迫於方方面面的壓力,克里姆林宮在1995年6月29日召開了布瓊諾夫斯克人質事件專題會議。遺憾的是直到這時,就連事件的一些情節都沒有搞清。匪徒的準確人數到底是多少?其中的一部分究竟是怎麼事先進入市區的?他們使用的武器和彈藥是隨身帶進去的,還是早就藏在市內什麼地方了?如果是帶進去的,他們怎麼能堅持四個多小時的槍戰,而且不吝惜子丨彈丨?對布瓊諾夫斯克的恐怖行動是巴薩耶夫計劃的全部,還是一起更大陰謀的一部分?他們到底要到什麼地方去?

特別令人憤慨的是,不要說匪徒的情況沒有搞清,就連自己的情況都沒搞清。比如說對醫院發動攻擊的命令是誰下達的?匪徒到底是經過哪條路線越過車俄邊境的?為什麼每個部門介紹的情況都不一樣?總之,有關方面的工作不能不讓監督部門和媒體指責。有鑑於此,總統只好忍痛割愛。在這次會議結束時,葉利欽同意了副總理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席葉戈羅夫、內務部長葉林、國家安全域性局長斯捷帕申和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行政長官庫茲涅佐夫的辭職請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