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楊度是個怪人,更是一個奇人。袁世凱復闢時,楊度發起籌安會,為稱帝出謀劃策,遭到國人痛斥。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楊度逐漸覺醒,傾向於孫中山。晚年移居上海,一度寄居青幫大亨杜月笙的門下。可有誰曾想到,1929年楊度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角色轉變的跨度之大,令人驚詫。

要理解楊度,先要搞清楚他在謀求什麼。1915年袁世凱要做洪憲皇帝的時候,天津《廣智報》發表了一幅諷刺漫畫——《走狗圖》。正中是袁世凱的漫畫像,頭戴冠冕,身披龍袞。四方是四條狗,影射為恢復帝制作吹鼓手的籌安會六君子中的四大將——楊度、胡瑛、孫毓筠、嚴復。

有一次,籌安“六君子”聚會,胡瑛說:外間皆呼我等為走狗,究竟是不是走狗?楊度說:怕人罵者是鄉愿,豈能任天下事。我等倡助帝制,實行救國,何恤乎人言。我狗也不狗,走也不走。

事後來看,洪憲帝制是一場鬧劇,但楊度當時認為他是在“救國”,所以對於外界的責罵,內心泰然。從楊度的師承來看,他不同於一般的封建文士,死摳八股,以搏取功名;也不是風流才子,弄些華章綺句,以邀鄉里之譽。他的老師湖南名宿王壬秋(王闓運)教給他的是“帝王之學”。

什麼是帝王之學?說簡單一點就是物色、選擇、擁戴和輔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的學問。可是中國自古認為帝王學有術無學,而稱之為“帝王術”。清末民初是社會與政治制度的轉型時期,同樣也是舊式的文人士大夫向新型知識分子的轉化時期,產生了楊度這樣把政治活動作為惟一生活選擇的半新半舊的知識分子。他們以做官為救國的最佳出路,往來穿梭在政治傾向不同的政黨和派別之間。1931年,楊度病將不起時,自撰了一副輓聯說“帝道真如,如今都成過去事。醫民救國,繼起自有後來人。”這個“帝道”,就是他曾經追求過的帝王之學,到最後被自己徹底否定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