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9-27 20:41:47

這些經文和註解說明古人認為宗氣的產生是由水谷精微化生而來,其作用是行呼吸和進行嗅覺,而且古人認為呼吸的主要作用就是將水谷精微中的一些剩餘物質排出體外。現代小學生都知道人吸入氧氣,撥出二氧化碳,而多出來的這個碳,就是來自於從食物中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質。現代科技已經研究清楚,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形成能被人體利用的物質主要是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質這三大物質,這些精微物質都可以生成乙醯輔酶A,而乙醯輔酶A經過三羧酸迴圈,形成二氧化碳、氫離子和能量(ATP),氫離子和吸入的氧氣結合生成水撥出體外。如果排除空氣中的其他氣體,人確實是吸入的氣體少,撥出的氣體多,如果從分子量上看,吸入和撥出的比例是:32比44,近似於吸二呼三。古人對宗氣作用的描述更像是對水谷精微物質的吸收、利用能量轉化過程中最後的一步,而呼吸功能只不過是這一過程中的一部分,故古人將這一過程歸結於宗氣的作用。而嗅覺功能也是要透過呼吸道才能完成的,所以古人將這一功能交給宗氣也就不難理解了。

《中基》裡的解釋大致是來自於上世紀的中醫匯通派,匯通派只能結合當時的“現代醫學”知識,而當時的醫學才剛剛搞清楚食物進入人體後的消化和吸收途徑,例如三羧酸迴圈是在1937年才被提出的,當時的匯通派們不可能完全掌握這些知識,所以他們沒能運用現代科技知識對古人對宗氣作用的認識做出正確的解釋。他們將宗氣解釋成當時科技所能解釋的人體的呼吸作用,從而減弱了宗氣的作用。而現代《中基》也不能和現代科技相結合,也正是因為如此,現代中醫學子們學到的知識就是可能變了味的知識,既不符合現代科技,也與古人的認識不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