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五行學說最早起源於何時已經無從考證了,但可以肯定其完善與戰國時期。五行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在第十一卷中記述了周武王與箕子的對話,其中談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土傳皆其生數。水曰潤下,火曰炎上,傳言其自然之常性,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傳木可以揉曲直,金可以改更,土爰稼穡,傳種曰稼斂、曰穡土可以種、可以斂。潤下作鹹,傳水滷所生;炎上作苦,傳焦氣之味;曲直作酸,傳木實之性;從革作辛,傳金之氣;稼穡作甘,傳甘味生於百穀。”在這段記述中可以看出當時已經完成了對五行屬性的劃分。“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穡”,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書中沒有提及五行的出處,但處處體現了對五行的敬畏,似乎是將五行作為一種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來看待,如果違背必將遭到天譴。《尚書》雖為四書五經之一,但極具爭議,有人提出它是漢代的作品,筆者實在沒有能力進行考證,所以我們還是看看戰國時期爭議較小的書吧。

日期:2009-07-25 15:47:38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