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李時珍在中藥界吹響了中醫改革的號角後,臨床醫學也迎來了變革的時代,在明末清初瘟病學派就悄然興起,葉天士和薛雪“繼承”了吳又可的衣缽。葉天士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這一新的辯證體系,而薛雪則被一代文豪袁枚稱為“天生一不朽之人”。關於葉、薛倆人的故事很多,相傳他倆開始並不和,葉天士的書房提名“踏雪”;薛雪也不示弱將書房命名為“掃葉”,據說他們兩個最後還是和解了,並被合稱為瘟病學派的創始人。這裡插一個故事:薛雪老年時百無聊賴,於是趕時髦,看了些理學方面的書,也寫了幾篇關於理學的論文,不想在薛雪死後,其後人在他的墓誌中隻字不提醫,而說他是研究理學的。墓誌寄給袁枚,袁枚曾經病危,薛雪使他起死回生,所以心存感激。當看過墓誌後義憤填膺,發出:“自是而一瓢先生(薛雪的號)不傳矣,朽矣!…在理學中未必增—偽席,而方伎中轉失一真人矣。豈不悖哉!豈不惜哉!”的感嘆。這個故事看似跑題,但筆者還是講出來是想說明一個問題,中國為什麼科技領先上千年後,在清朝被歐洲趕上甚至超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研究自然科學的人社會地位低下,而研究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的人卻竊據高位,中國傳統文化樸實的特色遭到了破壞,動搖了其發展的基礎。

葉、薛的後輩、清朝名醫——吳鞠通因參與《四庫全書》醫書部分的抄寫檢校工作,而解決了北京戶口。不久正值北京地區“非典流行”,當時的醫生墨守傷寒治法不知變通,致使許多患者因治療不當而死亡。吳鞠通運用葉天士之法奮力搶救,挽救了數十生靈,因而名聲大振。此後他撰寫了《溫病條辨》七卷,對溫病學說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