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至正交鈔”定為每貫當銅錢100文,兌換當年世祖忽必烈時的“至元交鈔”二貫,高出一倍有餘。而印數首批就達200萬錠,這對於民間財富可說是“豪奪”。因而行用不久,物價騰貴10倍。可朝廷不但不採取措施,竟又命戶部印造次年新鈔600萬錠。鈔票多到“舟車裝運,舢艫相接”的程度。在帝國首善之區的大都,新鈔10錠還買不到1鬥粟。老百姓對交鈔捨棄不用,只用銀錢交易,甚至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狀態,交鈔成為購買力極低的廢紙。

巨大的天災加上這樣糟糕的幣制,危機已然暗潮洶湧。而朝廷向治理黃河的兵民支付的報酬就是這種交鈔,各級官員還要剋扣。被天災人禍折磨得苦不堪言的民工終於奮起反抗,“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元末農民大起義的烽火熊熊燃起。

亂世英雄起四方,劉福通、徐壽輝、郭子興、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明玉珍,個個都希望自己能夠有朝一日攻入大都,奪取天下。

此時在大都城中統治帝國的,是元惠宗、“烏哈噶圖汗”——妥歡帖木兒。

他是元明宗、“和西拉古圖土汗”和世剌的長子,一個雖然出身貴胄,但幼年甚為坎坷的苦命天子。

“三帝更位”時,文宗重新接位。登基不久,便宣佈明宗的太子妥歡貼木兒不是其親生兒子,將之流放高麗大青島,後又流放廣西靜江(今桂林)。此時的妥歡貼木兒只有九歲,父親暴死,生母早逝,又無緣無故流放邊疆,可說大為悲慘。可就在流放地的大園寺中,年幼的妥歡貼木兒受到主持秋江長老的教育,系統的學習了儒家經典,竟成為元朝諸帝中侵淫漢文化最深的一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