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四,羅默對“一般剝削理論”寬泛的解釋力具有足夠的自信心,我認為這種自信其實是過於自負了。羅默以為馬克思的剝削理論只能說明資本主義剝削,即用來說明僱傭勞動剝削的剩餘價值理論,無法解釋在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的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這實在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但凡認真讀過馬克思有關剝削理論的人都知道,馬克思的剝削理論不僅包括剩餘價值理論,而且還包括剩餘勞動理論。這種剝削理論不僅深刻,而且具有廣泛的涵蓋性(比如,用“剩餘勞動”這個概念可以很好地解讀前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

第五,羅默自認為完全超越了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剝削問題”,其實只是個“偽問題”。這種所謂的“社會主義”與其說是馬克思所定義的社會主義,不如說是馬克思所批判的資本主義的變種。毛澤東晚年竭盡全力與之抗爭的,也正是這種所謂的“社會主義”。由此可見,別說馬克思,就是毛澤東的認識就已經遠在羅默之上了。至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主流教頭們的權威闡釋早已印成了教科書,在下就不妄加評論了。

羅默的“一般剝削理論”在上個世紀80年代發表以來,不僅在西方理論界引起了極大反響,而且在2000年以後也逐漸地影響到了中國經濟學界,以至於中國的不少經濟學後起之秀堅信:我們不需要藉助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就可以解讀“剝削”現象了;有人甚至殺氣騰騰地引申出“勞動價值論應當滅掉”的結論。在當今“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現實語境下,這種“殺氣騰騰”一點也不令我覺得奇怪。其實,正如前面所說,與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相比,羅默的“一般剝削理論”十分幼稚,這一點,只要是讀懂了剩餘價值論的人都不會否認的。我甚至認為,如此幼稚的“剝削理論”出自於一個“對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政治理論、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論懷有濃厚的興趣”的專業經濟學家之口,只能表明羅默壓根就沒有讀懂過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至於中國經濟學的後起之秀之所以那麼容易輕信“一般剝削理論”,也說明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學界真正懂得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的人,已經快要絕種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