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餐館裡現在一共有5個人在上班。老闆王彼得、老闆娘潘淑琴、老闆娘的弟弟,廚師潘樹良、人稱小弟的是個幫廚,沒人知道他的名字,再就是我。其實,也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在這裡打工,如果你不說自己的名字,沒人知道,也沒人對此感興趣。他們就稱呼我為“送餐師傅”。除了老闆王彼得以外,我們其餘4個人,每人都有明確的分工。潘淑琴的工作叫做企臺,包括在前臺接待顧客,接聽要求送外賣客人的電話,製作油炸食品和包餛鈍等。這個工作最主要的要求是必須有較好的英語聽說能力。工作相對輕鬆一點,不過潘淑琴的英語能力實在不高,而且最受影響的就是我了,這個以後還要多次說到。現在暫且不表。潘樹良26歲,是潘淑琴唯一的一個弟弟。人很瘦,不過看得出來很有力氣,幹活非常麻利。頭髮總是染成金色和棕色兩個顏色混雜,有時候還扎著一個小辮子,我剛來的時候,曾經以為他是一位落魄的藝術家,後來才知道只是初中畢業而已。潘樹良的工作是炒鍋。意思就是大廚。這是餐館裡工資最高的工作,但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勝任。作為一名炒鍋工,不僅是餐館裡的大廚,還要負責餐館裡所有肉類的分揀和切制,其他非蔬菜類食材的烹調前準備以及包餃子和春捲等。灶臺的清潔也是炒鍋要乾的活。小弟個子挺高,長得眉清目秀,面板白淨。據潘淑琴說,小弟來自福州市區,隨母親和姐姐來到美國不久,還不到兩個月。其母早年離婚,然後在國內花錢委託專門介紹外國人的婚介所找到一個美國人結了婚,申請到了美國綠卡。由於小弟和姐姐年齡都在21歲以下,所以隨母親一起拿到了綠卡。小弟到了美國以後就來到這家餐館打工了,雖說幹活還不熟練,但是卻總是忙前忙後的不閒著。小弟的工作叫做幫炒,除了和潘樹良一起幹那些雜活以外,還要烹調如炒麵、炒飯和一些簡單菜餚。此外還要負責清洗所有的水池和洗碗碟。老闆王彼得幹餐館這一行時間最久,從14歲就來到美國幹餐館的活,可以說什麼都會幹。像企臺、炒鍋和送外賣等等都不在話下。所以他的活是不固定的。其他某個人如果今天休息一天,王彼得就要頂上去幹活。大家都上班的時候,王彼得或者外出採購,或者在忙的時候幫著一起做企臺、炒鍋甚至幫我送外賣的事情。餐館裡菜餚的調味汁都是王彼得自己負責勾兌。王彼得的英語雖然也是結結巴巴,但是畢竟在美國已經十幾年了,接觸的顧客很多,所以比起潘淑琴要強了不少。最後一個就是我了。除了小弟比我晚來幾天外,對我來說其他三個人都是餐館的元老。今後,餐館裡幫炒這個職位將頻繁更換,而我和王彼得、潘淑琴以及潘樹良,則相處了一年三個月,直到我於2005年11月離開餐館回國。我的活計是:送外賣,這是我的首要活計,無論我當時在餐館裡正在幹什麼活,只要有了送外賣的活,我必須立即放下手中正在乾的活,馬上開車出去送餐。從每天10點半開始上班直到晚上10點半下班,都是如此;地面衛生,餐館全部地面衛生,包括用餐區、廚房、衛生間、庫房和冷庫等,所有的清潔工作都是我的活,每天要清潔兩次;準備蔬菜食材,餐館裡全部蔬菜類食材的準備,包括擇菜、洗菜和切菜等,也都是我的活。在美國的中餐館,像我們這樣5個人的組合,應該說是最基本的,不能再少的人員配置了。在每天的12個小時工作時間裡,我們幾乎沒有清閒的時候,活總是幹不完,我們每個人都對第二天還要繼續幹哪些活心裡有數。常常到晚上馬上就到10點半下班時間的時候,最不願這個時候聽到的電話鈴聲會響起來,於是大家再次忙起來,然後他們就可以下班回去了,而我,要拎著餐袋開車駛入夜色之中去送外賣,所以我一般是最後一個回到住處的人。如果這最後一份外賣送到之後客人再不給一分錢的小費,那心情真的是很差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