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2]丹尼斯“J.賴默上將說,“《2010年陸軍構想》也是連線《21世紀部隊》和《後天的陸軍》的理論的關鍵。《21世紀部隊》是陸軍正在實施的計劃……《後天的陸軍》是陸軍正在醞釀中的遠景規劃……三者相互配合,確定了一整套連續而有序的變革,以確保陸軍能沿著井然有序的方向發展。”(見《2010年陸軍構想》報告,1997年)

[3]技術更新速度遠遠快於武器裝備速度的現象背後,隱藏著更深的矛盾:“先行者反而容易落後”(這一點從電訊業的發展和電腦的更疊中可以得到印證)。這也許是按大工業模式建立起來的職業軍隊與資訊科技間難以協調的矛盾之一。正因此,美國人才對各種軍事高新技術甚至是民用新技術的擴散有種病態的敏感。

[4]這一點在美軍內部,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艾倫·坎彭上校認為,“倉促採用一種人們不甚瞭解的、未經檢驗的新戰法是有風險的”,“很可能會把一場有益的軍事革命變成對國家安全的賭博”。(美《訊號》雜誌1995年7月號)

對空軍來說,決人快語的杜根將軍被解職,以及在整個“沙漠風暴”行動中參戰的空軍部隊都被一位陸軍上將所指揮,並沒有妨礙它成為海灣戰爭的大贏家[5]。“全球到達,全球力量”的建軍方針首次經受了戰爭的考驗,空軍作為一支可以在任何戰場單獨遂行戰略和戰役打擊任務的力量,其地位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煊赫[6]。這使得躊躇滿志的麥克皮克將軍和他的後任下決心走得更遠一些。他們以為一次勝利就足以讓自己在今後的三軍排位中扮演主角,50年前從陸軍身上抽出一根肋骨捏成的空軍,此時已非吳下阿蒙,因為他們在海灣摸到了大象身上赫然長出的翅膀。即使空軍參謀長弗格爾曼和陸軍參謀長賴默一致認為,透過海灣戰爭,“兩個軍種對21世紀的軍事作戰行動都有了深入的瞭解”,但“當雙方試圖將從海灣戰爭中獲得的教訓具體化並加以利用時,陸軍和空軍的關係就變得緊張了”[7]。原因很簡單,翅膀越長越硬的空軍和老子天下第一的陸軍,誰也不願把作戰指揮控制權拱手相讓於對方。這種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貌似有理而超越其上便會發現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軍種之爭,使得每次研究聯合作戰行動的軍種領導人會議,都變成了不解決問題的例行公事,也使得從海灣戰爭中獲得的鮮活經驗,無法在軍兵種間得到充分有效的共享。這一點,只須看看戰爭結束後空軍和陸軍陸續頒佈的作戰綱要和條令,便會一日瞭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