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10-12 22:20:07

十八七十二座空冢——是是非非話曹操 下

曹操的詩還有個特點,就是“詩言志”,把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想透過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在曹操現存的二十六首詩中,最有名的肯定是那首千古絕唱《短歌行》,其實曹操還有一首《短歌行》。這首不太知名的《短歌行》,與其說是首詩,不如說是一篇施政綱領。

今不嫌其長,將此詩摘錄如下:

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貢獻,臣節不隆。崇侯讒之,是以拘繫。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正而不譎,其德傳稱。孔子所嘆,並稱夷吾,民受其恩。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賜圭瓚,秬鬯(音“唱”)彤弓,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威服諸侯,師之所尊。八方聞之,名亞齊桓。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在這首毫無詩味的“詩”中,曹操表達了對周文王姬昌、齊桓公姜小白、晉文公姬重耳所建立功業的讚美。上面也講了詩可以言志,曹操寫這首詩,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吹捧三位先聖,而是藉此來闡述自己的政治思想。

周文王、齊桓公、晉文公都是當時天下的霸主,威服九州,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絕不越政治雷池半步。他們無論功業有多麼偉大,都對當時的朝廷伏首貼耳,終身稱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