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01-06 17:00:00

金庸政治學(24)張翠山死後的武當政治形態

14、押錯了寶

如果讓我對比俞蓮舟和張松溪二人,我的看法是前者大智若愚,不拘小節,大處把握得極準,至於後者,小處極聰明,但大處不智。

張翠山死後,武當政治形勢陡變,張三丰退居二線,宋遠橋大權獨攬,俞蓮舟和張松溪都看到了這一情形。俞二俠的處理方式我們前面分析過,他是不添亂、不依附,既不破壞武當既有形勢,又保持相對獨立性,形成對利益集團(也就是宋家父子)的制衡,而張四俠的處理方式呢?他選擇了依附。

前文說過,以張松溪的能力,無論誰當權,他都是會被倚重的物件,因此他根本沒必要刻意去依附誰。哪怕卓爾不群,只要對直屬領導足夠尊敬,不自立山頭、不背後搗亂,起碼的地位是可以保障的,當然,如果想更受器重,也可以請個客吃個飯過節送個腦白金啥的,拉拉關係套套近乎,但專門跑去抱大腿,確實自貶身價。

要我來分析張松溪為何做出這麼傻的選擇,我思前想後,只能說八個字: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咱們都知道,這句老話是有道理的,大多數人遭遇事情時,往往都會出現被表象所迷惑的情況,只有極少數人例外,比如此時的俞蓮舟,就保持著絕對清醒。這極少數人比大多數人多出來的素質,叫做大局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