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乾隆之後的表現也體現了領導素質——到底行不行,拉出來遛遛就知道,所以,他說“且不說朝中名將能吏,濟濟多士,即是兄弟身邊這幾位朋友,也均非庸手”,意在讓自己身邊這些御前侍衛中的精英人物表現一下。

雖說在心硯的干擾下,御前侍衛出了醜,但不能因為結果否定過程,乾隆的做法是絕對沒有錯的。

在手下不幸丟醜後,乾隆依舊不甘示弱,借觀看陳家洛的摺扇之機,評價納蘭容若,客觀來說,乾隆(其實是金庸)對納蘭的評價十分到位——“納蘭公子絕世才華,自是人中英彥,但你瞧他詞中這一句:‘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未免自恃才調,過於冷傲。少年不壽,詞中已見端倪”,他希望以此反擊陳家洛,告訴對方年輕人恃才傲物,絕無好下場。

僅從這一場交鋒來看,乾隆是個好領導。

日期:2009-08-10 14:53:16

金庸政治學(九)乾隆的權謀

3、肯吃虧的乾隆

說到乾隆的權謀,肯吃虧這一點是必須要提的。很多人提及官場之道,總愛強調什麼眼明手快、什麼城府深沉,其實都是些小兒科的玩意兒,官場上最需要的,莫過於“肯吃虧”。

換句話說,最眼明手快、最能揣摩上意的,莫過於肯吃虧的人,城府最深沉的,也莫過於肯吃虧的人。而乾隆作為萬人之上的皇帝,也肯吃虧,更為難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