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結合上面的對企業生產成本的劃分,我們可將C分解為C1、C2、C3,其中C1代表固定資產的折舊,C2表示中間投入, C3是各種費用。相應地,我們用W1、W2、W3分別表示固定資產的生產、中間投入包括原料等的生產和為生產服務的生產,W1和W2都提供有形的產品,而W3則基本上是無形的產品,只是一種服務。我們可以在兩部類模型的基礎上擴充套件為四部類模型,見本文附圖,大家一定要注意箭頭的指向,這表示商品的銷售及購買。

為了簡化分析,假定本四部類模型是簡單再生產形式,這時有W1=C1α+C1β+C1γ+C1,W2=C2α+C2β+C2γ+C2,W3=C3α+C3β+C3γ+C3。即在一個生產週期內,各部類的固定資產消耗的折舊都得到補償,(現實中可能會形成折舊資金而不購買,這在後面進行分析)包括第一部類對自己消費固定資產的補償。各種中間品的銷售全部實現,為生產服務的企業均實現了自己的銷售。在這個模型中W1、W2、W3三大部類的生產都需要本部類及其它部類提供產品或者服務,這三大部類之間有相應的價值流動,圖中是用橙黃色的線條來表示W1、W2、W3三部類商品的銷售。

我們可以將W看成是社會的最終消費,各社會成員都得靠這個過日子,如果是一臺混凝土攪拌機,一般情況下只能用在建築工地,較少用來收藏,或者是某人當作代步的工具,不過這個模型也可以允許這個特例的存在。即資本家及工人要用自己手中的工資或利潤去購買W部分,圖中用玫紅色線條表示最終消費品的購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