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盜墓,可以侃的故事很多,但從哪方面侃確有講究。2009年3月,在紀實頻道的小會議室內,與《文化中國》製片人王文煜先生、主持人今波先生、編導吳瓊小姐等一起商討後,決定從最容易的“盜墓者”侃起。我覺得,以“人物”為主線比較好入手,當即表示,半個月後拿出講稿。

但真正動筆,才知道不那麼容易。自然,半個月也不可能拿出稿子,一直拖到六月底才成稿,此即現在讀者看到的《中國人盜墓史》。

不那麼容易在哪?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明是一個可以講得清楚,記得準確的歷史事件,史家非要七拐八繞,顧左右而言他,最後弄得一頭霧水,後人只能去猜釋,此即中國古代史家玩得最熟練的——所謂“春秋筆法”,其始作俑者就是中國古代第一文化名人、大聖人孔仲尼。

“春秋筆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筆法?《春秋公羊傳·閔公》說得相當精闢,“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諱”是什麼意思,《廣雅·釋詁三》稱,“諱,避也”,意思就是迴避忌諱,常見的如皇帝的名字,別人是不能用的,也不能同字同音,這就是“諱”。

盜墓是不光彩的行為,盜墓史在正統的學者看來是一種“穢史”,是不予研究的。所以,盜墓行為往往被史家“諱”掉,特別是帝、王、將、相、臣、儒……這些所謂的尊者、賢者的盜墓行為,很難在正史中找到完整的記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