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儘管從意境和華美程度來看,也算不錯的作品,只可惜有曹植的賦在前,曹丕雖心有不忿,卻只能甘拜下風,這就叫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兄弟二人的爭奪從此就拉開了帷幕,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丕出任五官中郎將,副丞相,而曹植則被封為平原侯,從職位上看,曹丕在上,然而並不意味著曹植沒有機會。

建安十九年,曹操出征孫權,臨行前,留下曹植鎮守大本營鄴城,曹操對曹植說了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

這話看你怎麼理解,可以理解成一句普普通通勉勵的話,也可以理解成暗含玄機的話,總之此時的曹操,態度是遊移的,曹丕,還是曹植,在他的心裡還沒有準譜。

如果事態一直如是發展,或許曹魏的開國皇帝就會變成曹植,而不是曹丕,然而,世間的風雲註定是變換的,一度領先曹丕一個身位的曹植還是被曹丕超過了。

性格決定命運,曹植和曹丕的性格決定了他們的人生走向。

曹丕御之以術矯情自飾,曹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勵,飲酒不節,可以說曹丕很修邊幅,曹植卻不修邊幅。

不可隨處小便,小處不可隨便,曹植做到了前者,卻沒有做到後者,因此也就註定在這場繼承權的博弈中,他要以失敗告終。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這一年曹丕30歲,曹植25歲,而立之年的曹丕終於得償所願,被曹操立為太子。據說在立曹丕為太子之前,曹操曾經命擅長相面的高元呂為曹丕相過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