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柳傳志他們賴以與投資者談判的資本,除了聯想的業績與聲譽,還有其與銀行間的密切關係。他有時候會教育那些“幹部”說:“我們跟銀行貸款又不是貸不下來,而且我們目前沒有冒很大風險。”他告訴他們,等聯想股票上市,資金立刻會有“大量繁殖”。

他們曾設想讓國家投資,但中關村的現實有時卻讓他們不寒而慄:“……國家投資,投資不好,錢花糟了國家也不問,國家歷來如此,錢花大了花賠了一點辦法沒有,你要賺了錢,國家不但要要,而且要派檢查組之類的,那咱們就別幹了,所以按股票上市你佔多大席位那都好說。”

1992年,因為鄧小平的南巡,《粵港資訊報》說“改革無禁區”,《中國經濟時報》呼籲“讓思想衝破牢籠”,《變化》描述說“普通百姓從銀行中取出幾十年的存款去買股票,摸獎券,賭賽馬,”當時的深圳“沸騰了,整個城市在股票的旺火熱浪之中”。

柳傳志和李勤都明白,一旦聯想在深圳上市,其知名度會遠遠超過廣告所能達到的效果,而公司影響力“對公司來說確實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柳傳志曾說:研究成果再好,如果公司名字沒人知道,人家就不信你,產品就賣不出去。

“所以公司的知名度確實是一種非常大的財富。一個科技公司股票能上市,感覺會大大不一樣,而且會促進香港股票上市,還內外互相呼應,公司的氣勢一下子會跳上來,”他說,“實行股份制以後,公司職工還可以根據貢獻,根據具體情況分股,這樣就會更好地將個人利益跟公司結合起來,說5∶3∶2分成叫核裂變,這個就是核聚變。”[1]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