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我很敬佩、欣賞和喜歡有道德、有良知的富人。我希望全天下的富人都能有道德和良知,為這個社會做貢獻。(我前面也有提到,我不喜歡房地產商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房地產業其實就是一個財富轉移的遊戲,對社會並無多大實質貢獻)這個願望就如同我希望全天下的政府和領導都廉潔公正又有能力去拯救黎民一樣,希望下屆的總理或主席或本市的市委書記能如何廉潔、有道德有良知……等等。

但事實上這種純潔的願望就如同幻想一樣,與現實永遠是剛好相反。富人有德的、官員不貪的總是少數。這種願望脆弱得讓人感到好笑。事實上我們只能冀望富人有德,更多的富人不行善我們也沒任何辦法。因為社會制度決定了富人掌握著社會大部分財富和資源,並且只有有錢了才有談論慈善的資格。現實就是1萬普通人勒緊褲帶每人捐一份月薪,不如一個富人捐套升值的豪宅。雖然我們也常常說,善心是沒有區別的,但事實就是僅富人捐的那套豪宅的升值利潤可以輕鬆讓成千上萬的孩子不用失學,可以抵得上一萬人的捐助。這就是金錢的力量。良心可能一樣多,但是產生的力量卻是普通人的萬倍計。

對於官員,我們沒有選票,沒有讓他們上臺和下臺的權力,所以在權力統治下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冀望於官員的道德。不知多少人在自己還很窮的時候痛罵腐敗,在自己握權後卻更加肆無忌憚;多少農民和普通人平時痛恨痛罵官員,卻對某總理偶爾一次下來調研、在眾多閃光燈下偶爾的偶爾握了自己一次手或問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就激動得痛哭流涕、甚至一個月都不洗手。這就是官本位的崇拜和專制下人性的扭曲。我們冀望開展各種思想道德教育去感化官員們不要貪腐,我們對官本位由來已久擁有的膜拜…等等,這一切的一切,其實不正說明了我們的整個社會的思維病態-----擁抱和堅信的依然是“人治”,而毫無“法治”的思維。冀望明君的這種心態,跟古代冀望天子是明君又有何本質不同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