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中山狼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民間傳說,我們小學就學,印象應當深刻,戰國時趙簡子去中山打獵,一隻狼中箭受傷,向東郭先生求救,東郭先生救了它,可這條狼卻要吃掉東郭先生。後來中山狼成為忘恩負義人的代名詞,東郭先生也成了腐仁的代名詞,影射出儒教的虛偽,人們可以反問東郭先生,“你為什麼不好人做到底,讓狼吃掉算啦。”佛教中就有“以身飼虎”的教義,這就是儒學比佛學高明之處,即此有人認為,儒學的“仁”是假仁假義,是偽道學,表面道貌岸然,背後男盜女娼, 是皇帝御用束縛老百姓思想的工具,是封建專制的工具。如果你如是認為,那麼你根本就想做小人,是中山狼;或者根本不懂儒學,是東郭先生。

人區別於動物在於後天的智慧,儒學與佛學一樣看似深奧,其實道理極其簡單,佛家有“頓悟”之說,儒學也是一點即透,當然要靠自己的悟性,專門利已毫不利人的人在沒有遭到挫折磨難之時不會明白。讀“四書”不要摘句,拋掉孔子的社會侷限,別忘記他距今2500多年,拋掉歷朝歷代的註解,取其本質。真理不變,儒學是真理,為什麼也要變革?因為時代不同,撥掉重重外衣,才能發現真理。“參禪”是一種學習方式,“頓悟”也是一種學習方式。

那麼到底什麼是“仁”呢?

“仁”不是東郭先生的腐仁,為什麼要仁,要什麼樣的仁,道德經解釋得很明白,“不爭”,“無為而無不為”。人是為活者而活者,衣食住行,直至活得更好,仁就是為了更好的活著,仁也是物竟天擇,仁是要求一種和諧的氛圍,一同進步,才能更好的進步,你不妨礙別人,別人才不妨礙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