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06-05 03:08:59

十二年前,國家主席視察《人民日報》時說:新聞媒介既要宣傳,又要經營。這個指示造就多贏局面:報社、記者和象擁軍這樣想上新聞報道的人。雖然,也有人表示反對,甚至提出一個悖論:有新聞,經營死;有了經營,新聞死。但是,這些零碎的聲音象佛家所謂的芥子,微不足道,阻擋不了這種經營的趨勢。擁軍第二天派他的司機送來了大量的資料,琴高忙碌了兩天,弄了一個初稿在網上傳給擁軍,中午,擁軍打電話過來,問他有空去他的辦公室,他想和他當面談談。琴高有些意外,這是擁軍第一次沒有把工作安排在酒桌。他不以為意,以為擁軍不過是象女人一樣永不滿足,或者說是“造屋千間,總欠一間”的遺憾。憋著勁來做這個報道,錢也出了,肯定希望這個系列報道一鳴驚人,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運管所不是市委市政府,小事也可以渲染得可圈可點,也沒有拾金不昧,抗洪搶險的光輝事蹟,誰也不能把痔瘡描繪成海參。琴高準備了自己的應付說辭來到運管所,首先大讚擁軍的辦公環境不錯,擁軍不跟他廢話,開門見山地指出琴高所犯的根本錯誤。

日期:2011-06-05 19:01:25

新聞報道不是寫小說,抒情和議論都是模特身上的贅肉,最好沒有。過分的拔高和宏揚也會讓所有的材料和資料顯得不真實,失去它應有的說服力。實際上,新聞報道有它特定,固成的一套語彙,可以上溯到一九四二年毛澤東寫的《反對黨八股》,這篇文章既是對官方語彙的雛形----黨語彙的批判,又宣告了官方語彙體系的正式確立。現在《新聞聯播》和各地新聞節目,都還儲存著這種語言化石。今天的報紙只不過是在昨天死去的魚外面包上一個新包裝。做為記者,你不是歷史學家,不是法律工作者,不是思想導師,不是詩人和學者,不是演員和化妝師,你可什麼都不是,但必須是一個記者。琴高醍醐灌頂,由衷佩服擁軍見識高明,遠超自己這個所謂的專業人士。或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擁軍才是專業人士。琴高汗顏,自己竟然能夠濫竽充數地在江城線上擔任編輯工作整整一年。雖然,網站新聞跟堂皇嚴肅的報紙電視還是有一點差距。他反省自己的新聞報道,稍微文藝腔了一些,高度弄得差不多雲雀的翅膀。這可能是最近受陶詩人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者說是“染於蒼剛蒼,染於黃則黃”。陶詩人給他開啟一扇窗戶,現在擁軍又給他開啟另外一扇窗戶,只是這兩扇窗戶象兩種品牌的電腦一樣,似乎並不相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