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進入十六世紀後,英國的毛紡工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從業人員達百萬以上,佔英國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毛紡業成了英國的民族工業。毛紡織品除了滿足英國本國的需要,大部分優質呢絨出口國外,為英國換取了大量財富。毛紡業的發展,使得在一些大的城鎮,出現了大規模的手工業工場。

圈地運動一直貫穿整個十六世紀,延續到十七世紀,圈地運動和英國毛紡工業的發展,對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說幾句題外話,現在,有些人似乎很想為小說《金光大道》翻案。不可否認,《金光大道》在藝術上,有很強的感染力,作者浩然,無論其政治傾向如何,也都算得上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無可爭議的一位小說藝術大師,他在《金光大道》中描寫的農村生活,也是非常真實的,但是,唯其如此,我們才不得不得出結論,《金光大道》所描寫的過程,是真實的,但其結論——用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來取代農民們銳意進取發家致富的努力——則是完全錯誤的。參看一下十五十六世紀,工業革命前夜的英國經濟狀況,則可以更清楚地認清這一點。

話題再回到英國。都鐸朝時期英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勢頭非常強勁。在1470-1510年間,英國紡織品的出口,翻了三倍。這還不算,出口貿易的繁榮,還帶動了英國海運業的發展,這些進出口物資,有一半是由英國商船來運輸的。英國議會還透過制定《航海條例》,來保護本國商船的利益。《航海條例》規定,英國的出口商品,必須由英國商船擔負運輸任務。這是英國經濟上的民族意識的發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