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607年,皇帝支援天主教的巴伐利亞公爵,吞併了帝國內一個信奉新教的自由市,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德國諸侯力量分為兩大陣營,並開始集結軍隊,準備一戰。1608年,新教諸侯結成“新教同盟”,由普法爾茨選侯斐特烈四世領導,“新教同盟”得到法國和瑞典的支援。1609年,皇帝魯道夫二世則支援天主教諸侯結成“天主教同盟”,天主教同盟由巴伐利亞選侯領導。波希米亞王國,即捷克,也是德國七大選侯之一,屬於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之一,同時也是新教國家。1609年,皇帝魯道夫二世簽署“大詔書”,承認新教國家捷克的人民有信教自由。1612年,魯道夫二世去世,其弟馬提亞斯被選為皇帝,他於1617年委派其堂弟,狂熱的天主教徒斐迪南為捷克國王。斐迪南破壞了“大詔書”的原則,強迫捷克人改宗天主教,這激起了信奉新教的捷克人的強烈反抗,捷克人拒絕斐迪南來做他們的國王,並於1618年5月23日,闖進布拉格的王宮,將兩名國王的官員丟擲窗外,釀成“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

說起來,捷克一直是歐洲宗教改革的根據地。十六世紀起,馬丁•路德發動了風行歐洲的宗教改革,而早在十五世紀,捷克神父胡司就發起了宗教改革運動,胡司宗教改革可稱為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先驅。1419年,德皇西吉斯蒙,即支援一代天驕英王亨利五世征服法國的那位德皇,他在位期間,激進的捷克胡司派教徒衝進布拉格市政府,要求釋放被捕的胡司派教友,憤怒的人群把議員們從視窗扔了出去,釀成“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事後,爆發了胡司戰爭。兩百年後,1618年,又是因為宗教原因,捷克又爆發了“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戰爭”因此爆發。這場全歐大戰,打了三十年,分為四個階段,1618-1623年,為捷克起義階段,1624-1629年,為丹麥出兵階段,1630-1635年,為瑞典侵略階段,1635-1648年,為法國參戰階段。在新教同盟方面,越到後面的階段,出來的角色越厲害,到最後,最狠的狠角色法國出場,收拾殘局,一舉擊垮德意志帝國,最終獲得了三十年戰爭的勝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