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於1534年開始殘酷鎮壓法國的新教徒,半年之內就火燒了數十名新教徒,加爾文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登上歷史舞臺的。十六世紀五十年代,加爾文派在法國各地紛紛建立自己的教會。1559年,在加爾文的倡議下,法國各地新教徒在巴黎近郊的聖日耳曼舉行大會,與天主教平起平坐的法國加爾文教會正式成立。加爾文教在法國,後來稱為“胡格諾派”,此詞源於瑞士語,意為“同盟者”。胡格諾派在法國南部和西南部勢力較強。隨著胡格諾派人數的增多,歷代法王都對這一新教進行鎮壓,視之為邪教,弗朗索瓦一世之子亨利二世還專門設立特別法庭,以迫害胡格諾派教友。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最後,法國形成兩個勢不兩立你死我活的敵對陣營:以法王和大貴族吉斯家族為核心的天主教陣營,對陣以那瓦拉國王安託瓦和其弟,第一代孔代親王路易,以及海軍上將科利尼為首的胡格諾派。當時法國1800萬人口中,有大約100萬胡格諾派。

1562年,吉斯公爵屠殺了一批正在瓦西進行宗教儀式的胡格諾教徒,是為“瓦西慘案”,之後,各地天主教徒對胡格諾派教友大開殺戒,於是,胡格諾派也舉起武器進行反抗,長達三十餘年的胡格諾戰爭爆發,法國從此陷於長期的內戰。胡格諾戰爭的直接起因是宗教迫害。歐洲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紛紛支援自己一方,對敵對陣營作戰。德國的新教諸侯和伊麗莎白一世的英國,還有荷蘭教友,支援胡格諾派;而歐洲天主教的堅強堡壘西班牙,則支援法國的天主教徒。歐洲多年來形成的政治格局,被宗教改革徹底打破,各國都突破了國家的界限,而以宗教來劃分敵我。如西班牙和法國,是多年的世仇,哈布斯堡家族和歷代法王,祖祖輩輩交戰不息,但是,為了天主教,西班牙國王斐立普二世,與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結束了義大利戰爭,握手言和,後來,西班牙更進而開始長期支援以吉斯家族為核心的法國天主教軍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