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0-06-25 01:25:41

(64)《金瓶梅》裡的喪葬文化

《金瓶梅》七十九回:“多少有錢者,臨了沒棺材。原來西門慶一倒頭,棺材尚未曾預備。”慌的吳月娘馬上叫她弟弟到尚推官家裡買了一付棺材板來。

倉促之下,臨時性買來的,價格很一般。

我們再來看一看李瓶兒的棺材:

李瓶兒當時叫西門慶為她買一副便宜的棺材:

“你休要信著人使那憨錢,將就使十來兩銀子(人民幣3千元左右,比較便宜的一種),買一副就行了,你偌多人口,往後還要過日子哩!”

李瓶兒只要3千元左右的普通棺材,西門慶卻花了三百二十兩(劃人民幣9.6萬元),買來上等好木材,做棺材用。這還不算工錢,只是材料費。

西門慶是夫,李瓶兒是妾。可妾的檔次待遇,比夫還要高的多!豈非怪事?!

在一般人看來,西門慶的喪事,理應辦的最風光,因為他最有錢嘛。

其實不然,《金瓶梅》中最隆重的葬禮,是李瓶兒的,而不是西門慶!

為什麼?因為:葬禮的風光程度,並不是按照死者生前的地位檔次來舉辦的。而是由操辦者的地位檔次來決定的。

葬禮是辦給活人看的。體現操辦者的臉面。

李瓶兒的葬禮,是西門慶在風光。已經風光到了幾乎亂套的地步。

裝斂、報喪、成服、大斂、出殯,是按儒家程式進行的,但在首七(死後第一個七天)的時候,又請了佛教的16個和尚來唸經,到二七的時候,又請道教的16個道士來作法事,三七又叫和尚來唸經,四七請喇嘛來唸經,五七又叫道士來作法事,六七不念經,七七又叫女尼來唸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