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但問題出現了:如果依循《莊子·外篇·馬蹄》的意思,顯然是在區別著是非對錯的,即認為原生態是對的,人為加工是錯的。樹木殘損了才有酒器,酒器之成即原木之毀;璞玉殘損了才有珪璋,珪璋之成即璞玉之毀。同樣,道德廢弛才有了仁義,仁義之成即道德之毀;天性殘損了才有禮樂,禮樂之成即天性之毀。《馬蹄》宣揚一種合乎自然天性的淳樸生活,批判那種“有為”之治。——我們知道,這也是《莊子》的一大核心思想,但當我們轉換到《齊物論》的視角下,“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淳樸天然有淳樸天然的道理,仁義禮樂也有仁義禮樂的道理,無所謂誰是誰非,誰好誰壞,反正“道通為一”。

這個矛盾怎麼解決呢?最經典的辦法就是無視矛盾,各取所需。於是,有人發揮了《馬蹄》的意見,說儒家經典雖然都是學問中的極品,但反映的都是衰世,不如用上古盛世的經驗來指導當今的政治(《淮南子·汜論》),這話隱含的前提是:所謂是非,分為“真是非”和“一是一非”,前者要麼放之四海而皆是,要麼放之四海而皆非,後者則是一時一地的是非(《淮南子·齊俗》);也有人取了無是無非的人生觀,以至於胡適這樣批評道:兩個矮子比高,我說我比你高半寸,你說你比我高半寸,爭論不休。莊子過來排解說:“你們兩位別爭了,我剛才從埃菲爾鐵塔看下來,覺得你們兩位的高矮實在也沒什麼分別,何必多爭,不如算作一樣高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