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此一章雖然只有兩篇,但卻闡述了君主三大法寶——法、術、勢的協同運作機理。韓非分別批判了法治、術治、勢治的單邊主義政策,又在它們的基礎上構建了法術勢協同運作機制,同時也批判了儒家推崇的賢治。以前彼此分離、相互排斥的法治、術治、勢治成為有機的一體,成為君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難勢——炮轟唯勢和惟賢

難勢就是對唯勢論的批判,然而在本篇中韓非不但炮轟了唯勢論,同時也沒有放過唯賢論,文章的最後提出了法術思想。

唯勢論是慎到提出的,慎到的原文是:“飛龍乘雲,騰蛇遊霧,雲罷霧霽,而龍蛇與蚓蟻同矣,則失其所乘也。賢人而詘於不肖者,則權輕位卑也;不肖而能服於賢者,則權重位尊也。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吾以此知勢位之足恃而賢智之不足慕也。”

飛龍騰雲、騰蛇架霧,一旦雲消霧散,陸地上的它們與蚯蚓差不多。通俗點也可以這樣說,不論是你法官還是公務員,到了澡堂和乞丐差不了多少。賢人之所以被庸人欺負,是由於權輕位卑,庸人之所以服從賢人,是由於賢人權重位尊。堯為平頭百姓時,連三個人都管理不了;桀為天子,卻能夠將天下攪得一塌糊塗。由此可見賢能和智慧沒什麼大不了的,勢位才可靠。

應該承認,在那個時代慎到的觀點仍然是一個不小的進步。要知道,在春秋之前,人們對社會發展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對聖賢的關注,如果人間出了聖人,就會出現大治,如果世間出了大惡,就會出現大亂,反之也成立,如果大治,必然是由於出了聖人,如果大亂,必然是由於大惡。慎到從人們對治亂的單一認識中看到了勢的重要性。賢人無勢,寸步難行,大惡得勢,禍害天下。這本來是一個重要發現,但慎到卻將勢的重要性推向了極端,得到了賢不足慕勢之足恃的結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