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0-08-26 00:40:27

一部《紅樓夢》,大旨談情。

曹公寫人物,著眼處大不相同。有的寫“人情”,有的寫“世情”,有的寫“痴情”,有的寫“逸情”。大觀園的女子們確實各有各的動人之處,但是如果把人物放在了錯誤的“風月寶鑑”內觀看。看出來的形象就有偏差,甚至如“哈哈鏡”,窈窕淑女成了茄子冬瓜,哪裡還談得上美呢?

比如襲人,把她放在“人情”這面鏡子前來照鑑,就是個光彩奪目的形象。她對寶玉盡心,處處維護寶玉、照顧寶玉;她對王夫人忠心,想王夫人所想,急王夫人所急;她對怡紅院的其他丫鬟們體恤留心,即使百般與她作對的晴雯也十分隱忍;她對周圍的其他人物也都謹慎小心,從不輕慢放肆。這樣的一個丫頭,尚不能被稱作“賢”,那史書上的不少“良臣”、“循吏”就真該無地自容了。

但是如果把襲人放在“逸情”的鏡子前呢?形象全變了。襲人口齒不算靈便,反應不夠機敏(笨笨的)。詩詞歌賦非但一竅不通,風花雪月也是全無雅趣。還總勸寶玉“少在這些上頭用功”。甚至老是拿些仕途經濟、文忠武烈的冗談來勸諫寶玉。實在是個與寶玉氣質格格不入的俗人。哪裡配稱得上閨中的“解語花”?

再有襲人終歸於蔣玉菡的結局,更是被一干“高人逸士”指摘斥罵至今。襲人於寶玉無名無份,“失節”、“寡恥”的大帽子早就扣將上來。身世凋零的無奈隱情尚未可知,“拋開失勢賈府另覓高枝”、“不肯安貧樂儉追隨寶玉”,種種臆想之詞已經甚囂塵上。嗟夫,君不見蔡文姬之三嫁,李清照之再醮?何獨見責於襲人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