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當嘉靖的後代崇禎皇帝面臨著李自成和滿清的危險,一個人坐困愁城之時,他下令,毀掉宮內數百尊大大小小的佛像。希望用這一舉動,換來玉皇大帝天兵天將的外援。當然,他和宋徽宗一樣失望了。當他死的時候,身邊只有一個太監,所有的大臣都跑得精光。相比之下,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還是由大臣揹著跳海的。崇禎皇帝怎麼也想不通這一點,所以,他留下的遺詔是,“可將文武盡皆殺死”。他沒有想到,其實,從他的先祖開始,便已經把臣下的忠誠揮霍一空了。

這世間的事情,不是每一件事都會公平;但沒有一件事情,是沒有因果可言的。

所以,邵元節和陶仲文等人,甚至還包括龍虎山天師張元吉、張彥,他們對道教的過度揮霍,對整個道教的未來,必然會造成一種極具破壞性影響。

日期:2006-10-9 21:59:11

(八十八)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陶仲文辭世,終年八十一歲。在他死後,道教再也沒有人受到皇帝的如此尊崇。正如張宇初和張三丰一樣,陶仲文的死,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最後一個學者,最後一個異人,最後一個被寵信者……這些人一個接一個的,從大明朝的歷史舞臺上謝幕而去。在中國千年的封建歷史中,道教的劇本,正慢慢地翻向了最後一頁。

一個有趣的巧合是,陶仲文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年份,恰好是八十一歲,和《道德經》的章節數吻合。據史書記載,陶仲文的行事相當的矛盾。一方面,他好像把《道德經》的教導銘記在心,“仲文得寵二十年,位極人臣。然小心慎密,不敢恣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