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2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路易絲國王對於教皇的這個演說的反應,則表現的相當有趣。此前,路易絲國王為了教會內的主教的指認權,以及其它一些問題,與教會以及教皇吵得不可開交,正如我以前分析過的,當時的世俗勢力對於教會內部權力,保持著相當高漲的野心。而這顯然會轉變成教會開始試圖干涉世俗權力的運作,來作為制衡,這個邏輯相當簡單,既然你已經把觸角伸到了我這裡,那麼相應的,我也應該把觸角伸到你那裡,不然我這裡就會淪為你那裡的政治工具。顯然如果教會自身不做出相應的反擊,或者舉措的話,教會很快就會淪為世俗領袖,包括皇上國王以及各大小領主們的喉舌。不論各位同學對中世紀的天主教抱著多麼批判性的態度,有一個事實是必須要承認的,那就是教會從來都沒有淪為,所謂統治階級的工具。當然統治階級也從來沒有淪為所謂教會的工具,兩方面的爭鬥是此起彼伏的一直沒停止過,直到最後雙方各自分離,互不干涉為止,當然這是不大久之前的事情了。

至於說世俗領袖們和教會領袖們到底誰先向對方的領域內開了第一炮?我估計沒有人能搞得清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另一個答案是相當清楚的,就是最終的政教分離的努力,是在馬丁路德的改革運動,或者叫歸正運動之後,由教會方面首先做出的。這個現象也很容易理解,因為世俗領袖們很難擺脫權利包括話語權的誘惑,而在很多時候他們經常發現,這是他們必須擁有的,尤其在努力推行個人意志的時候,而教會顯然是一個很大的阻礙,所以你很難想象世俗領袖們會開始主動放棄對於教會內部權力的野心,而教會主動放棄對世俗權力的野心,則是有充分信仰依據的,這也是基督教義同伊斯蘭教義之間的諸多不同的一個,當然正如我以前提過的,這種轉變,不是單方面可以完成的,需要諸多的外在因素的配合,這個配合在中世紀沒有任何世俗基礎,所以我們對天主教會在當時的舉動,應該有一個更全面的審視,而不是抓住一點說個沒完,等著底下的流著哈喇子的觀眾問:然後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