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還有一個以仁義而著稱的人,他也姓劉,就是擔任過幽州牧的劉虞。劉虞愛民如子,對待北方少數民族也多用懷柔政策,很得人心,也有一批追隨者。劉虞與公孫瓚交戰,特別下令“無傷餘人,殺一伯圭而已”,又“愛人廬舍,敕不聽焚燒”,結果反被實力不如自己的公孫瓚打敗。
劉備要老練得多,從他取益州的經過就能看出來,先以仁義為旗幟,讓劉璋主動提出請自己入益州,之後仍以仁義標榜,在地方上樹立自己的威信,收攬民心,當劉璋有所警惕之際,突然發難,不再談仁義、只談生意,內外結合,多路出擊,把劉璋逼進死衚衕,最後一舉取而代之。
在群雄爭霸的時代,真正的仁義是沒有市場的,充其量做個像劉虞那樣死後受懷念的仁者,可自己連命都保不住,還談什麼政治理想或仁義呢?劉備對待仁義更實用,知道什麼時候該打這面旗,什麼時候要把這面旗收起來。無須對劉備的做法進行指責,只是要明白其中的內情,不被假像所迷惑了。這其實就是人性,最善於剖析人性的弱點的哲學家老子早就說過:“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大仁”和“大偽”之間就是一張紙,是不是真仁義,不能只看一個人做過的某一件事,要看他的一生。
職場啟示錄:
嘴上不講“仁義”沒有市場,心裡老揣著“仁義”不放沒有未來。對現代人來說,“仁義”不一定是仁愛和義氣,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符號,一個口號,可以把它看成個人的理想,也可以把它看作團體的使命。總之,沒有它不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