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前面提到的各個國家的經濟奇蹟,其實和國際經濟的局勢都有密切的關係,除了德國希特勒時期的經濟騰飛,實在是匪夷所思,而且時間離現在也比較遠,我沒有詳細研究它的起源和發展。離現在較近的這些國家的經濟奇蹟,都和美國脫離不了關係。

其實只要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最近幾十年所有出現奇蹟的國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外貿導向型經濟,之前領頭的是日本,隨後有亞洲四小龍,東南亞等國家,這中間還出現了很多新興經濟國家,不過都前仆後繼的倒掉了。到了2000年以後,中國則開始獨佔鰲頭,開始成為最大的出口國。

而另外一方面,則是美國長期面臨財政和貿易的雙赤字,成為全球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

所以,當前的國際經濟的架構實際上是處於一種畸形的均衡之中的:即以中國、日本和中東石油國家為主構成的一方,他們長期以來一直具有高額的貿易順差,而美國則構成了另外一方,長期以來一直處於高度的貿易赤字。

接觸過現代經濟學的人知道,現代經濟與過去的小農經濟不同,在小農經濟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不大,基本上是自給自足,而現代經濟則是由一環扣一環的工商業鏈條構成的。在小農經濟時代,人們只要注意生產就夠了,生產的越多越好,生產者不必操心其它的事情。可是到了現代經濟就不一樣了,除了生產,有一樣東西也十分重要,那就是需求,一旦人們的需求意願萎縮,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就會對社會生產造成嚴重的打擊。工商業經濟出現以後,人們一直解決不了的一個問題就是“需求”,所以資本主義社會剛出現時,每隔那麼十年左右就會來一次“經濟危機”,這種經濟危機都是以產品賣不出去為特點的,所以常常被人們稱為“過剩危機”。現代西方的宏觀經濟學,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如何解決需求問題展開的,比如那位偉大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寫的《通論》,通篇都是討論為什麼會出現需求不足,如何解決需求的問題。跟隨凱恩斯,西方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經濟流派,提出了五花八門的觀點,可是沒有那種理論真正解決了這個經濟難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