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2-04-26 22:57:30

論乾順

夏崇宗乾順,生於西夏大安十年(公元1084年),卒於西夏大德五年(公元1139年),享年五十六歲。乾順是西夏曆史上頗有作為的皇帝之一,他在主政的五十四年中,對內任賢納諫,振興文教,完善法治,對外睦鄰友好,附遼(金)和宋,在他的勵精圖治下,西夏國勢強盛,政治清明,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為後來的仁孝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對他的主要歷史事件進行述評。

西夏天安禮定元年(公元1086年)七月,夏惠宗秉常卒,皇位由長子乾順繼承。由於乾順此時年僅三歲,根本無法親政,導致西夏的國政大權落入到了乾順的母親梁太后和國舅梁乞逋手中,西夏繼毅宗諒祚和惠宗秉常後,又一次形成了母黨專權的局面。

為了進一步擴大母黨的權勢,牢牢控制國家大權,梁氏和梁乞逋倚仗梁氏家族“一門二後”的威勢,開始對秉常在位時的親信大臣進行殘酷的迫害,並大肆提拔重用梁氏家族的人。這一舉動造成皇族和母黨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和複雜,西夏政局越來越動盪。為了轉移和緩和國內矛盾,梁乞逋效法前朝,繼續窮兵黷武,屢次發兵侵擾宋朝邊境,挑起夏宋之間的戰爭。從天儀治平元年(公元1087年)到天佑民安二年(公元1092年)的六年間,西夏對宋朝發動戰爭達20餘次,其中僅天儀治平元年就達8次之多。梁乞逋一邊頻繁挑起對宋朝的戰爭,一邊又不停地向宋朝派遣貢使,以求獲得宋朝的“歲賜”。此時宋哲宗尚且年幼,主政者乃太皇太后高氏,高氏是主和派,一向認為應該對西夏採取羈縻政策,所以這一時期宋朝並未停止對西夏的“歲賜”。每次得到宋朝的“歲賜”後,梁乞逋“輒誇於眾曰:‘嵬名家人有如此功否?中國曾如此畏否?’”(1)此外,他每次在發兵攻打宋朝時都要對部下聲稱:“吾之所以連年點集,欲使南朝懼,吾為國人求罷兵耳。”(2)部下憚於梁乞逋的權勢,明知道他在信口開河,卻敢怒不敢言。隨著自身權勢的日益擴大,梁乞逋漸漸不把梁太后放在眼裡,圖謀篡奪梁太后的權力,獨掌西夏軍政大權。梁太后對此有所察覺,開始防範梁乞逋,這引起了梁乞逋的極大不滿,遂加緊了篡權的步伐。西夏天佑民安五年(公元1095年)十月,梁乞逋陰謀叛亂,被人發現,大臣嵬名阿吳、仁多保忠等人率部平定了叛亂,並誅殺了梁乞逋全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