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楚昭王五年,蠡遂共文種往越。既之越,越聞蠡、種賢,遂留之,拜為大夫,然未嘗委以國事。時,蠡二十有五。

勾踐三年,夫差將提兵叩關,以報先王闔廬。勾踐與群臣計曰:吾聞先發者制人,後發者制於人。今吳王日夜勒兵,不日必將來犯,莫如先往擊之。蠡諫曰:臣聞持兵者,逆德也。古之賢王未嘗有窮兵黷武者也。今大王必欲先發於吳王,恐不利。越王不聽,悉發精兵與吳會於夫椒,敗績,困於會稽。

勾踐既困,悔不聽蠡也,遂拜蠡、種為上大夫。用蠡計,使種間計於吳太宰嚭,遂解會稽之困。時,蠡已四十有二。越王既蒙羞,更以君臣入吳為質,蠡從入吳。後三年,吳王夫差逆伍子胥諫言,縱勾踐、范蠡君臣歸越。

越王既歸,夙夜不忘報會稽之恥,臥薪嚐膽,禮賢下士,食不加肉,衣不重彩,與民同勞共苦。任蠡、種以國事,蠡曰:兵甲之事,種不如蠡;鎮撫國家,蠡不如種。於是,舉國政於大夫種,而蠡任上將軍,掌外事,橫邊境,約縱聯橫,交於諸侯,結齊、親楚、附晉,厚幣於吳,圖謀深遠。

蠡既任越之外事,旦夕未敢忘報越王勾踐知遇之恩。夫越與吳,國仇也,蠡乃籌劃必先滅吳,而後霸諸侯。遂厚幣間於吳,使吳君臣疑忌,將相失交,以弱吳。勾踐十三年,吳王夫差欲興兵伐齊,子胥以死諫。時,吳之太宰嚭與子胥不和,因進讒言,詆子胥曰:伍子胥為人,外忠而內忍,昔日在楚,父兄尚不顧,況他人乎?臣竊聞子胥私託其子於齊,以備吳亡,故不欲王之伐齊也。夫差聽太宰,終賜死子胥,而任政於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