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在解放前,專門治理黃河的黃河水利委員會內部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嚴禁說"決口"、"泡湯"、"漏水"等字,在公文信件中也是儘量避免出現這些字眼,實在不行,也都儘量用其他字眼代替了。

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當年沒有電腦,都是手抄的公文,如果在公文中必須要出現“口”這個字,那麼就儘量將這個字寫小一些,越小越好,而且這個字必須四面封死,不能留壑口,若留了口子,那黃河口就堵不住嚴實了!

如果哪個文書不幸將字寫大了,又湊巧沒封住口,那麼輕者被怒罵,重者就直接開除掉了。

這個規矩已經傳了幾百年了,最守規矩的有兩個人。一個就是孔子後代孔詳榕老先生,還有一個,就是赫赫有名的袁世凱,他曾在光緒二十七年任過山東河道府,對河務"赤心任事","為國立勞",同樣也是篤信黃河神秘風俗。

當時我只是個新瓜蛋子,哪懂老鄉說的黃河大王到底是怎麼回事,也搞不懂他的方言,乾脆不去管它,小船卻再沒有停下,順著黃河一路漂下去,最終到了一個隱藏在群山大水中的小村子,這村子特別小,小到什麼程度,連名字都沒有,村子名就叫“河上”,意思是在黃河上游的村子,順著黃河往下走,還有一個叫“河下”的村子。

小村子裡只有幾百戶人家,雖然荒僻,好在這裡挨著黃河,水產豐富,老鄉們平時打打魚,河坡上種幾畝麥子、棉花,門前有棵柿子樹,基本上一年的開銷就夠了。這裡雖然東西不多,好在天高皇帝遠,大家各行其是,平時也沒人管我們,我們知青點就建在黃河邊,生產隊還分給我們幾棵柿子樹,柿子熟了就摘著吃,熟透了的柿子紅豔似火,像蜂蜜那麼甜,半熟的在溫水裡泡泡就能吃了,叫做攬柿子。到核桃熟了後,生產會還給挨家挨戶給我們分核桃,核桃裹著綠皮,要先曬乾了才能去皮,不然會弄得滿手都是黑褐色的汁水,幾天也洗不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