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唐朝和明朝,日本明知實力不如中國,還要強行作戰,結果均告失敗。在二戰期間,日本明知實力不如美國,還要發動太平洋戰爭,又是死撐到最後的軸心國,他若是“打不過就服”,別的國家該怎麼說?德國、義大利、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羅馬尼亞這些軸心國,投降都比日本早,他們應該怎樣評價?當今日本的政治制度,更不是學來的,而是讓原子丨彈丨紅燒出來的。

我們即不能把日本理解成一個“打不過,硬打”的狂妄民族,也不能理解成一個“打不過,服人家”的圓滑民族。不同政府決定日本的不同道路,“國民性”之說不存在。“打不過就服,然後再學習”,是投降者的堂皇理由,我們應當小心這個理由。

比如學者袁偉時,他在評價義和團時就說:“蠻幹只能遭災”,只有“改革本國的落後制度”,才能收回主權。他還以日本為例。說:“日本1853年被迫開啟國門。”後來也接受了不平等條約。“但是,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國家面貌改變了,透過外交談判,終於在1899年收回了治外法權。。。”

袁偉時忽略了一點:日本曾打過薩英、下關兩次戰爭。1862年9月14日,武士原喜左衛門等人將西洋人殺傷,導致薩英戰爭的爆發,此戰以英艦撤退告終。1864年8月,英、法、美、荷17艘艦隊炮打下關,長州藩戰敗。1868年10月23日,日本明治維新開始,而1898年的戊戌變法卻以失敗告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