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老小兩個談得密切投機,一邊白大人怕冷遇了施班主諸人,連連招呼喝酒,品嚐漢江鮮魚。接著主賓來往互敬,酒宴十分熱烈。只有婉娘,似乎心不在酒上,而時不時拿眼去瞟陸羽……

一個老書生還不如一個小戲子懂茶,老先生似心有所不甘,再問陸羽,小相公可否知曉我大唐國朝好茶出處?問到茶的出處,這是年少陸羽的弱項了,他能分辨茶的好次,卻多不知來處,於是搖頭,說小的慚愧,見識短淺,願聽老大人教誨!

這一下,白老先生更來了興致,說起來滔滔不絕。說我大唐朝現有十五道,產茶就有八道,乃劍南道、山南道、浙東道、浙西道、淮南道、江南道、黔中道、嶺南道也,其中尤其劍南道、山南道、浙西道產好茶,每年向皇室上貢,玄宗天子和在朝大臣喝的貢茶,皆為此幾地所出,劍南有雅州蒙頂黃芽、石花,山南有峽州石澗明月,浙西有常州陽羨茶,據皇室和大臣品第,認為黃芽最上,毛尖次之——

講到此,白老先生的臉上忽然浮起一絲得意之色,說老夫我在開元二十二到二十七年(734——739年),有幸在蜀郡為劍南道節度使張宥作幕僚,住蜀都,蜀人尚茶好飲,茶風盛極一時,街頭巷陌均布茶肆,木桌竹椅蓋碗盞,見日飲客不絕。張宥張公本是文吏,也頗雅興,常帶我出府品茗,我就是這樣喜好上喝茶了。更有幸的是,在張公二十七年離任那年春上,我慕名專程到蒙頂山一觀。那雅州蒙頂山屬嚴道縣,離蜀郡有三百多里,騎馬三天才到。嚴道縣丞在山下候我,陪我上山。蒙頂山以遠古大禹治水成功,在此山祭天聞名,《尚書•禹貢》有“蔡蒙旅平,和夷底績”之說。山上古樹參天,巖泉飛灑,茶畦遍佈,且終年濃霧逡巡,端是植茶好地處。就在蒙頂山的上清峰間,我不但見到了稱為“仙茶”的皇茶園——專為皇家生產貢茶的茶樹。啊,說來神奇,那皇茶園是一個被當地稱作茶祖的農人吳理真在西漢甘露年時種植的,他是迄今第一個人工種茶人,茶樹僅七株,八百年不枯不長,樹高可及人胸,每歲先採三百六十葉,供天子祭天及祀太廟之用。“仙茶“是正貢,那黃芽、石花、雀舌、芽白等品,還是“陪貢”。那次,在縣丞的掇合下,我得以品嚐“仙茶”。守園人拿出珍存的十幾葉“仙茶,為我熬茗。我先細觀其葉,只見長芽葉脈細長,微細如針,蜀人謂其為雀舌。茶成,酌杯中香雲蒙覆其上,凝結不散,湯色黃而碧,啜一口,味甘而馥,唇齒留香,經久不絕……那是我一生喝到的最美的茶味了,難忘啊!據說那山裡還有一棵一、二千年十多丈高的茶樹王,可惜的是,因為山高路遠難行,我們沒能去一睹那棵茶樹王的偉姿,成為終身的憾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