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我曾一直以為,當歸是一味上好的補藥。因為,現代中成藥中,許多方子都有當歸,更有將當歸贊為名貴中草藥的。在跌打藥中,更是常見到當歸的影子。還有許多傳說和故事裡也有提到當歸,當歸隱喻為應當歸來之意。

現代中藥學中,當歸被分類為補血藥,與芍藥為一類。但當歸比芍藥更以補血活血為主要之能事。四物湯中即有歸芍。

後來讀《本經》時,發現當歸竟然是中品之藥,而細辛、黃連卻是上品。一時有點顛覆感。再讀傷寒論,發現整篇中用當歸極少,而用細辛黃連卻挺多。於是,便不得不去思考其中的原由了。

現代中藥學認為: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功效補血,活血,止痛,潤腸。照此來看,血虛則可用當歸,血瘀可用當歸。痛用當歸,大便難用當歸。然而,仲景只在婦科雜症中用當歸,而傷寒中不用。血虛如灸甘草湯證,血瘀如桃核證都不用當歸。這是為什麼呢?

看一看《本經》(和別錄)如何說:當歸,味甘(辛)溫(大溫無毒),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面板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溫中止痛除客血內塞中風痙汗不出溼痺中惡客氣虛冷補五臟生肌肉)。

當歸止咳,現在卻不見用,連一個字都不提。跌打損傷常用,倒也有些符合“金瘡”之治。止痛、活血、補虛也能從本經中找出點依據。但總的來說 ,還是相似之中卻又大相徑庭。誰對誰錯?我肯定相信本經和傷寒論而不相信後世的理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