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08-21 19:47:42

(3)從這裡,萍蹤江湖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21歲的宋教仁結實了29歲的黃興,兩人遂成至交。

這一年,中國是多事之秋,沙皇俄國入侵中國東北。被湖廣總督張之洞選派去日本留學的黃興剛回國不久,聽到這事兒異常憤怒,於是投筆從戎。在長沙結識宋教仁、陳天華、章士釗等人。同年11月4日,華興會成立,黃興為會長,宋教仁為副會長。該會的提出了晚清最響亮的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華興會成立後,乾脆利落,直接幹了一件大事——造反!

結果可想而知,失敗了!

起義失敗的原因很多,一群有著熱血的知識分子湊到一起,腦袋一熱就造反了,那不開玩笑呢嗎?他們還沒有廣泛發展會員,還有沒有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當時清廷雖然對外很軟,但對內絕不手軟。他們不清楚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過於激進的思想使得本不是很嚴密的組織,千瘡百孔,漏洞百出。起義還沒放一槍,事情就洩露了,會員被迫逃亡。宋教仁就跑到了日本,也就認識來此留學的杜心五。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會,宋教仁為同盟會骨幹。經宋教仁介紹,杜心五參加同盟會,成了一名革命黨人。杜心五負責安保工作,算是同盟會的保安大隊隊長,主要是革命黨人開會的時候,他領幾個人在外面做保安,兼職抽空騷擾“保皇派”。革命黨人這種思想是反抗,推翻封建制度為己任,與中國另一種資產階級思想“保皇派”,弄不到一塊去,所以聽說梁啟超在東京講演宣揚保皇思想,杜心五當即帶領幾名小弟,砸了他老人家的場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