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09-04 09:55:16

《明季北略》讀書筆記之二十五——山東節婦 [原創 2011-09-04 09:51:24]

看到這一段記載,即便在明末史料中見慣了捨生取義、慷慨悲歌的小秋也不禁動容。不吝簡短,單列一節,以示敬重。

崇禎十三年,山東諸省連年旱災造成大範圍饑荒,百姓紛紛南下討飯逃荒。當時書鋪廊下躺倒了一位“秀士”,發裹袙巾身穿一件破舊的紬衣。旁邊有位少丨婦丨,耳戴銀璫,相貌端莊氣度嫻雅,看見行人往來,只是伸出隨身的扇子乞錢。

間或有人問他們的來歷,少丨婦丨答:“我本是山東大族巨室之女,夫君也是有秀才功名的,我二人成親才五日便相攜乞討至此。忍飢冒寒,染病不起,只得在此坐守待盡。”也有人勸那婦人:“還不如改嫁了呢,先弄個幾十兩銀子的聘禮給丈夫治病,那樣兩條命都能活啊。”婦人說:“與其失節而生,寧可守義而死。何況夫君病勢深重,即便得到飲食藥品恐怕也不可能痊癒了。夫君死,我誓不獨存,死前又何必徒喪廉恥呢?”又有人詰問婦人:“為什麼不把耳上的銀鐺賣了買米呢?”婦人答:“這是夫家的聘禮,不忍拋棄。”

一旁圍觀的人聽到這些對答都感嘆欽服,紛紛解囊相助,不一會兒便得到了些銀兩。婦人用那錢買了一具棺槨,放在寺廟之中,餘下的大多買了米煮粥。她用湯匙一口一口地喂丈夫喝粥,丈夫喝一口,她也喝一口,丈夫不喝,她也不喝。其夫將近十天沒喝一口粥,最終逝去。那婦人收斂了夫君的遺體後,用乞討得來剩餘的錢請人將棺槨下葬後,用自己的衣服去兜土堆墳塋,然而墳塋未成便暈倒在地氣絕身亡。路人感其高義,共同出資買了棺槨,將婦人與其夫同穴而葬。直至下葬,婦人耳畔的銀璫仍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