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所謂多疑心細。早先,崇禎皇帝派那個正直太監去廣西的目的,是實地窺探海盜劉香是否真如熊文燦前疏所報已被消滅。這就是說,對於當時的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熊文燦的話崇禎皇帝並不完全相信。這也怪不得皇帝多疑,因為在此之前熊文燦曾經有過黑嘴的劣跡,在失陷四官的那次拙劣招撫之後。儘管其言上達天聽之後當即朝野譁然,儘管言官兵科給事中朱國棟拜章嚴詞彈劾,皇帝最終對熊文燦的發落也只是降級留任,但有此一次崇禎皇帝對他的印象便從此打了折扣。所以皇帝才對劉香未死的流言將信將疑,也才有了後面的事情。但遣太監假借前往廣西採辦的名義去考察實情,這種細密讓我心寒。試想明代廠衛密佈,兩廣福建之地又不乏巡按御史、巡撫等身負監察之責的官員,如果嫌廠衛介入太過生硬粗魯、太掃熊文燦面子的話,為什麼不責成各巡按御史、巡撫據實回奏呢?因為他熊文燦本人就兼著右僉都御史的職銜!所以皇帝索性連各級御史也拋開了。

所謂輕信傾信。要取得崇禎皇帝的信任,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之前的一次謊言,使得他對現任總督熊文燦產生了不信任感。同樣,對於之前還不完全信任的熊文燦,在得到太監回奏與楊嗣昌舉薦之後,崇禎皇帝就此認定非此人不足以平賊。前後時間極短、完全相悖的一個一百八十度反方向高難度大轉彎,崇禎皇帝完成了。無法解釋。說他寵信閹宦輕信太監也好,說他完全信任楊嗣昌愛屋及烏也好,說他憑一己之好惡獨斷專行也好,總之,他現在也信任熊文燦了。信任之後,便放手任他去做。儘管熊文燦本人到任初期不大給皇帝爭臉,一會兒一個堅壁清野,一會兒一個“殺賊償死”,皇帝儘自“怒”、儘自“譙讓”,卻也還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直到張獻忠復叛左良玉兵敗,才最終下決心拿掉他,可惜為時已晚。代替熊文燦的楊嗣昌更是如此,履職之後賊勢大熾、將領不和、舉措失當,直到失陷襄陽襄王遇害後仍信任不移。這或許可說是,傾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