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不得不說是明代制度的一個創舉,這些巡按御史在經濟和公務上高度獨立於地方行政體系之外。而七品監察御史巡按地方,各地督撫府道隨便提出一個來就比他們的級別高得多,要這些地方大員們於公事之外摧眉折腰去奉承迎合區區七品御史,恐怕很難拉得下臉來。同樣,作為七品監察御史承命出京巡按地方,心裡那份熱衷也未必肯與地方官員同流合汙。即便趕巧了,一邊兒拉得下臉來逢迎,一邊兒豁得出前程去笑納,這不一拍即合嗎?沒關係,巡按御史一年一輪換,且非朝廷特許不得再巡,如無例外的話這傢伙這輩子也不可能再來巡按一次了,明年又換了新面孔,接著來?那成本與風險也太高了!

崇禎十一年十一月,巡歷章邱。得知清兵進犯山東的訊息後,星夜疾馳趕往濟南。宋學朱還沒到,敵兵已經過了德州了。在濟南即將被圍之前他終於搶先一步進入濟南城趕到了自己的崗位上。當時省城的三千明軍由巡撫帶著駐紮在北直城中,濟南城內只有五百老弱民兵和七百萊州兵。從後面的事情發展看,那三千人的去留似乎是相當關鍵的,因為即便有援軍,遠水畢竟難解近渴,而且外地兵也未必會如本地兵一樣有那種保衛家鄉的責任感。

正因為巡按御史直承皇命,所以區區七品的宋學朱到任後才有資格及時協調地方各級官員組織軍民防禦,並親自登城持刀控弦參加一線作戰(感覺大明的讀書人腐儒固然不少,但兇悍的更多)。此間,宋學朱派奇兵出擊,圍城的局面稍微得到了些許緩解。這裡的原文在“奇兵出擊”之後接著就“重圍稍解”了,估計不會單單是偷營劫寨之類的事兒,或許一個不留神打掉了敵人的糧草也未可知。宋大人在城上堅守了六十天,“不解帶,不交睫,頭髮盡白”。堅守的過程中他向朝廷發出了七道求援奏疏,不幸的是,儘管宋大人的信使突破了敵人的圍困抵達了京城,但那些求援信一封都沒有進入皇城送到崇禎皇帝手中——全都被當時的內閣大學士楊嗣昌扣住了沒報(楊嗣昌!又見楊嗣昌!)。死太監高起潛坐擁當時濟南圍城之外僅存的明軍主力關寧騎兵在河南郊遊,不派一兵一卒相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