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斯大林則答覆:“關於裝備60個師,我應當直言不諱地對您說,要在一年內完成這些訂貨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一般地說也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的廠家和軍事專家認為,在今年內提供10個師以上的武器裝備就是完全不可思議的。只有在1951、1952、1953年和1954年上半年內,也就是三年內有可能完成60個師的訂貨,但還是有很大困難。這就是我們的廠家和軍事專家的最後意見。我曾經千方百計想縮短這個期限,哪怕縮短半年也好,但遺憾的是,經過檢查,結果沒有可能。”

談判從6月上旬開始,持續到10月中旬,最後雙方達成協議:1951年只能解決16個師的裝備,其餘44個師的裝備按每年三分之一計算,到1954年全部解決。實際上,直到1952年4月,蘇聯只提供了4個師的裝備,而且其中3個師的裝備是要移交給朝鮮人民軍的。

客觀地講,斯大林說蘇聯生產有困難是實情,而毛澤東堅持急需的這些裝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問題。朝鮮戰爭後期,中國軍隊的確是透過輪番赴朝作戰並配置整套蘇聯裝備而實現改裝的。

日期:2011-09-29 21:08:21

請繼續看中國人民志願軍什麼時候完成換裝蘇聯武器裝備

來源:《文史參考》

中國在得到蘇聯提供的軍需裝備後,對取得朝鮮戰爭勝利的底氣也更足了。 1953年初,中國在朝鮮戰場的軍事實力,無論是兵力、裝備、訓練、工事和交通,還是彈藥和糧食儲備,都處於開戰以來的最佳狀態。在朝鮮領導人越來越感到戰爭造成的疲憊不堪,越來越感到必須休戰的同時,中國志願軍部隊則是“決心大、信心足、情緒高”,準備打好贏得最後勝利的“過關仗”。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針對美國新政府宣揚的“放蔣出籠”、封鎖中國等威脅性政策,毛澤東於2月7日做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中國準備將戰爭進行下去,“一直打到美帝國主義願意罷手的時候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勝利的時候為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