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開始,戰場上發生的一切也的確對蘇軍的首長們造成了相當巨大的衝擊,蘇聯的將軍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為什麼經歷過8年兩伊戰爭磨練,裝備有大量蘇制現代化武器的伊拉克軍隊會被美國人如刺刀穿透黃油般輕易擊潰。而多國部隊付出的代價,不過是陣亡378人(其中美軍因作戰身亡的有148人,非作戰身亡的145人。英軍死亡47人,阿拉伯軍隊死亡40人,法軍損失2人)。未等硝煙散盡,蘇聯國防部長德米特里•亞佐夫元帥派出一個軍事代表團訪問巴格達,對這場戰爭進行實地調查。而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裡……

日期:2011-09-07 10:39:18

2

維克托•巴倫金上將指出,第一次海灣戰爭可以被視為現代戰爭模式發展方向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蘇聯武裝力量長期以來所持的看法是:現代戰爭需要依賴以陸軍為主的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才能取得勝利,必須以陸軍為主。而透過這次戰爭,證明了長期以來被蘇軍首長們嗤之以鼻的“空中制勝論”已然成為對戰爭影響明顯的現實因素。許多軍事專家和戰略家紛紛表示憂慮,他們從伊拉克戰敗的現實中看到的是蘇聯軍事學說的失敗,也昭示著蘇制武器裝備和軍事理論的落後。蘇聯軍事理論的實質,是衛國戰爭實踐的總結。直到冷戰結束,這套理論不僅一直在指導著蘇軍的訓練和作戰,而且也在影響著世界上所有采用蘇聯模式建軍的國家。空軍參謀長馬柳科夫將軍再三強調:“制空權!對擁有制空權的國家和放棄制空權的國家來說究競意味著什麼,海灣戰爭提供了一個可以載入教科書的範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