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我們不妨先看看清朝人是怎麼形容“寧古塔”的吧:“寧古塔苦寒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間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見吳兆騫《上父母書》)“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見方拱幹《寧古塔紀略》)

可見,如果要在比寧古塔條件更加艱苦的東西伯利亞設點戍邊,那將會給後世增加多少催人淚下的邊塞詩詞啊?所以那隻能是“羅剎蠻夷”乾的事兒!“我大清”的聖祖仁皇帝可一向愛民如子,豈能如此不恤兵堅?如果本來就不想要,又何必爭?

這一點其實光從雅克薩城的經歷就可以清楚看出:俄方曾三次佔有了雅克薩(如果算上後來的《中俄璦琿條約》,則是四次),每次佔領之後都是用心經營,將一個原本簡陋的木城一步步改建成一個堅固的要塞;清方四次控制了這個地方,每次得手之後都是拆屋毀城,夷為平地而後走人。捫心自問,究竟誰的表現更像在保衛國土?

日期:2011-08-12 09:54:05

尼布楚條約和索菲婭公主的情人 五

哥薩克們願意守,除了他們身體比中國人更耐寒一點兒外,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借此發財;而清軍不願意守,是因為他們在這裡除了受苦受累之外一無所得!這道理,就如同當年的下鄉知青千方百計要離開環境並不算太惡劣的農村返城,而可可西里無人區那種可以殺人於無形的高寒缺氧加上荒涼偏僻,也擋不住利慾薰心的偷獵者踴躍進入一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