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張昭幫助孫策、孫權的目的,是為了“上籓漢室,下保民物”。亂世,保江東自安不求征討。盛世歸順漢室,促成天下一統。

魯肅的追求是,讓孫權稱帝。周瑜忠於漢室,忠於朋友,他攻擊曹操的目的,是除賊之忠,是朋友之義。

這就是三人的最大區別。

孫權如果採納了張昭的建議,那麼劉備必亡。馬騰、張魯、劉璋相信很快就能平定。天下歸一,百姓安居。張昭獲諾貝爾和平獎,也不為過。要知道後來五十年的時間,年年打仗,多少戰爭,多少死亡。

當然,張昭也有自己明顯的弱點,他不懂軍事,對曹操外強中乾的本質沒有認識,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張昭的方案是:風險小,收益小。

還有人說,張昭的主張是和,不是降。和,就是把兒子送給曹操當人質,當附庸國,就像後來孫權向曹丕稱臣。張昭原話是,曹操勢大,不可力取;若與久戰,大損士卒:不若求和,安民為上。

其實孫權也考慮過投降,周瑜也提過視時機歸降的建議。

日期:2010-10-22 10:39:36

最後,孫權下了結論,抗戰。反過來,他對張昭、秦松的勸降非常不滿,指責他們“各顧妻子,挾持私慮”。

這可大大冤枉了張昭。

張昭之前並未私通曹操,也沒有期望能夠獲得額外的高官厚祿。說實話,在東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比之到曹操那裡做小,還是要舒服得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