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臣敢言之:往者齊南破荊,東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韓、魏,土地廣而兵強,戰克攻取,詔令天下。齊之清濟濁河,足以為限;長城巨防,足以為塞。齊,五戰之國也,一戰不克而無齊。由此觀之,夫戰者,萬乘之存亡也。且臣聞之曰:削株無遺根,無與禍鄰,禍乃不存。秦與荊人戰,大破荊,襲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荊王君臣亡走,東服與陳。當此時也,隨荊以兵,則荊可舉;荊可舉,則民足貪也,地足利也,東以弱齊燕,中以凌三晉。然則是一舉則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鄰諸侯可朝也,而謀臣不為,引軍而退,復與荊人為和。令荊人得收亡國,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廟令,率天下西面以與秦為難。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天下又比周而軍華下,大王以詔破之,兵至梁郭城下。圍梁數旬,則梁可拔;拔梁,則魏可舉;舉魏,則荊趙之意絕;荊趙之意絕,則趙危;趙危,則荊孤疑;東以弱齊燕,中以凌三晉。然則是一舉霸王之名可成矣,四鄰諸侯可朝矣,而謀臣不為,引軍而退,復與魏氏和。令魏反收亡國,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廟令。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國之兵欲成兩國之功,是故兵終身暴露於外,士民疲病於內,霸王之民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先舉齊國征戰四方諸侯導致幾乎亡國的例子,提出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關鍵,緊接著先舉例指出謀臣們三次失誤導致秦國征戰四方諸侯卻沒有吞併諸侯,從而引發現今的疲憊的國情。隱晦的點出秦國目前國情和齊國何其相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