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面對周桓王率領的大軍,鄭莊公採用鄭國公子子元之計,亦分三軍迎戰,決定先攻周軍薄弱的兩翼,再集中兵力攻擊周軍中軍。並改變了傳統的車戰隊形,布成“魚麗陣”。《左傳·桓公五年》對此戰是這樣記載的:“鄭子元請為左拒以當蔡人、衛人,為右拒以當陳人,曰:‘陳亂,民莫有鬥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顧之,必亂。蔡、衛不枝,固將先奔,既而萃於王卒,可以集事。’從之。曼伯為右拒,祭仲足【2】為左拒,原繁、高渠彌【3】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戰於繻葛,命二拒曰:‘旝【4】動而鼓。’蔡、衛、陳皆奔,王卒亂,鄭師合以攻之,王卒大敗。” 在混戰中,周桓王也被鄭國的祝聃射中肩膀,桓王中箭受傷,急忙退軍。從此,周王室威信掃地,諸侯國紛爭四起。透過繻葛之戰,從此魚麗之陣名震中國古代軍事界,對後世影響深遠。

魚麗之陣的特點,根據《左傳·桓公五年》的記載是“先偏後伍,伍承彌縫”。“偏”是戰車作戰時的基本編組,傳統觀點皆採用西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者、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之一杜預的注:“《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乘為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五人為伍。此蓋魚麗陳法。”杜注,認為“伍”即“五人為伍”,乃是步卒的最小編制單位,偏代表戰車,伍代表步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